1. 首页 > 星座指数 > 文章页面

汉武帝迷信 汉武帝算卦哪集

2.21不加其他 汉武帝晚年为什么要诛杀太子与皇后卫子夫

本文目录

汉武帝算卦哪集关于汉武帝的一些问题。古人的占卜、预言的依据是哪里来的

汉武帝算卦第一集。

《大汉天子》中陈道明饰演的东方朔算卦是在第1集。本集中,汉景帝当朝,太子刘彻私自出京,到厌次城参加一年一度的“猎兔大会”。

古今历史学家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不一,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太子的祖母窦太后密谋废掉太子另立储君,对此故意充耳不闻。却密告厌次侯暗中监视太子,取其把柄。在猎兔会上,太子等人巧遇降服烈马的秋婵和料事如神的算卦先生东方朔,惊叹人杰地灵。东方朔更是算出太子三日之内必有牢狱之灾。

武帝生平

刘彻生于景帝前元元年七月初七(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刘彻的母亲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十四))。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孝武”,葬于茂陵。《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今天我们看他的历史,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杰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继位后,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甚至更远。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从此一蹶不振,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一、独尊儒术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

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二、设立中朝抑制外朝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三、建立年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四、太初改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五、盐铁官营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六、通西域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历史意义重大七、创立太学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八、罪己诏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中子。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武帝建元元年(前139年)用赵绾、王臧开始新政,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武帝建元三年(前137年)扩修上林苑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杀李陵一家,腐司马迁。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孙贺缉捕的通缉犯朱世安诬告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咒武帝,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杀江充,被迫起兵,皇后卫子夫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后为汉宣帝。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天下闻而悲之;发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错。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庙号世宗;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即位,为汉昭帝。

后妃子女

皇后

陈皇后,生卒年未知,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正史未留其名,魏晋小说《汉武故事》称其为陈阿娇。父为堂邑侯陈午,母为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武帝刘彻幼时为胶东王,刘嫖和刘彻生母王娡为二人定亲。汉武帝登基后,陈皇后自恃“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于是骄横无礼,听说卫子夫大得宠幸时,恚,几死者数矣,大失礼仪,使得皇帝更为震怒。陈皇后没有子嗣。后因“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被废,迁居长门宫。死后,葬霸陵郎官亭东(其外祖父汉文帝的霸陵官员用的驿亭东面。)陈后被废的第二年,其父堂邑侯陈午病逝,陈须继承侯位。十几年后,馆陶(时称窦太主)逝世,与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元鼎元年,陈后的兄长堂邑侯陈须、隆虑侯陈蹻(音同娇)在守丧期间淫乱,兄弟争财,事发后自杀,堂邑侯、隆虑侯国除。陈后被废后死于长门宫,葬于霸陵官员驿亭的东面。相关的有司连其死于何年都未记录,含糊的以“(堂邑侯隆虑侯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盖过去。史记惠景间候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长公主薨未除服,奸,禽兽行,当死,自杀,国除。班固《汉书·外戚传》: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须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须坐shi淫乱,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孝武卫思后: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建元二年春即前139年春)。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卫子夫由于怀了汉武帝刘彻的骨肉而被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当时窦太后尚在世)。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于是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皇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二年(前91年),奸人江充、宦官苏文等刻意制造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太子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由于支持太子,被汉武帝迁怒,不能自明而自杀。其时葬于桐柏,十八年后她的曾孙刘询登基为汉宣帝,于是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思”,建园置周卫。史称孝武卫思后。思者,《谥法》曰: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王喜姐)。注:桐柏正对长乐未央宫,即是后来宣帝登基之后重新厚葬的长安城覆盎门外南北大道之东。宣帝后来的“改葬”只是以皇后礼仪重新安葬,并起高大的墓冢置陵园,设置周卫,并没有迁葬。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称赞卫皇后: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第十九。可见卫皇后具有母仪天下的品格,因此才能够得到这位大史学家的称赞。【注释】《汉书新注》〔3〕“夫”,卫子夫。《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许嘉璐主编安平秋翻译)之史记卷下册第1563页翻译:赞许卫子夫德行如此好,做外戚世家第十九。

妃嫔

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史记里王夫人去世后刘彻命齐少翁招其魂,汉书将这段故事移到了李夫人身上。李夫人,由霍光追封为孝武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刘髆。赵婕妤(勾弋夫人又称拳夫人),生汉昭帝刘弗陵。追封赵太后。尹夫人尹婕妤邢夫人邢娙娥李姬,生刘旦、刘胥。某氏,生夷安公主。某氏,生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

儿子

长子戾太子刘据母皇后卫子夫次子齐怀王刘闳母王夫人元狩六年立,18岁驾薨三子燕剌王刘旦母李姬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与齐怀王刘闳同时立)五子昌邑哀王刘髆母李夫人,天汉四年立(其子刘贺当过27天皇帝)六子汉昭帝刘弗陵母钩弋夫人赵婕妤,在位十三年,21岁驾崩

女儿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刘彻之女未有明确排序,而且很可能部分帝女未曾史书留名。(比如汉景帝时期只记载了刘彻三个同母姐妹,文帝时期只记载了馆陶公主和绛公主)长女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的长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访方士。最著名的方士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天道将军、地道将军、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汉武帝还将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卫长公主原先嫁给曹寿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因为丈夫早死,再嫁栾大),后来武帝发现栾大是个骗子,怒火中烧,派人把栾大活活烧死,以泻心头之恨。从此卫长公主再无事迹见于史料。只知道她的儿子曹宗在“巫蛊之祸”中遇害身亡,汉宣帝时她的孙子曹喜恢复了列侯爵位,这个爵位一直延续到东汉。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刘彻去世后因抚养汉昭帝被封长公主,与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等合谋诛除霍光,事发后自杀。诸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石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生卒年不详阳石公主(德邑公主),生母不详,死于巫蛊之祸夷安公主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子昭平君。

《易经.系辞》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卜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礼》春官太卜掌三礼,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归藏早已亡佚,今仅有《周易》存焉。《周易》之始作於伏羲,当时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开展为六十四卦,又属之以辞,是为《彖辞》。周公赋予爻象,各作《爻辞》。最后孔子作《十翼》。此经於是灿然大备,史称“易经四圣”,而《易经》也成为后世阴阳五行哲学之圭臬!其中占卜一道,当然也是祖绍《周易》,万变不离其中。不过更严格来说,卜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只是中国占卜之法,皆不能出《易经》之其右耳!

占卜之法繁多,古时之以蓍草占卦,方法十分繁复;如《系辞》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即是蓍草之占卜法。而后来据说鬼谷仙师改蓍草为铜钱,定财、官、父、兄、子等用神之生克制化,这其实是占卜法的重大改革!因为古人心静而诚,漫长的卜卦过程与时间,尚且可以制心一处,专心以待;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鹜,哪堪冗长的等待!蓍草尚未揲完,心思就像是在放一千个风筝般,早已不知飞向何方了?而不专心又如何能占得准确的卦呢?这种简化的趋势,一直在进行中;像是以米粒,数字,以及字划....,其中如《梅花易数》一书中,洋洋洒洒罗列了如物数占、声音占、字占〔字占中包括了一字占、二字占....十一字占〕,以及丈尺占和动、静物占....等等。现今可见的占卜法中,大都脱不出这些范畴,只不过是略加变化而已。

占卜流派:

说到占卜的方法甚多,不胜枚举。姑且不论中国人的占卜法,许多西洋舶来品占法,像扑克牌算命,或是近日时兴的塔罗牌法,乃至於咖啡杯中的残余咖啡图案,皆可预示吉凶!若再加上我们自己固有之占法,那可热闹了。其实所谓“神机兆於动”,只要能掌握神机之灵动,那就无物不能卜了。只不过话虽如此,深浅之间,则大有文章矣!

若单纯以立卦而占卜来说,大约可分为:周易卜卦、梅花易数,以及文王圣卦三种。

周易卜卦法:

这是以《周易》为主的占卦法。文王八卦,后天八卦也,有别於《连山》、《归藏》,也不同於伏羲先天卦象,亦即是《周易》所传之卦序卦象。伏羲先天之卦,位次依於〈河图〉,是主,是体,是先天之气,以乾坤为基;而文王后天之卦象,是客,是用,是后天之气,以坎离代乾坤之用。简而言之,先天卦象是天地之间的基本型态,而后天卦象为世间万物之流变。

诸圣作《周易》,主要是为了阐明天道,教人性命之旨。然《系辞》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道的流布是生生不息的;以道学的角度看《周易》,固然是好,

但若以之为世间万物的吉凶变现,也无不可!所以道家和道教之不同,在於前者是哲理,而后者是道术矣。这些仅是体与用的差异

而已,无关高低对错也。职是之故,《周易》成了卜道之正宗,甚至应该说是阴阳五行哲学之必修科目。

所以称之为“周易占卜法”,因为这门占卜方法,是以《周易》经文为主要解卦方法。因为有文本可看,似乎容易,其实不然!因为一者经文简略,不敷现代人使用;二者卦象卦序甚为深奥,非一般人能知能解。如《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卜筮正宗》即云:“....鬼谷子仙师因易理浩荡深远,恐愚人不能参透,以钱代蓍卜定财官父兄子生克制化....”就是此意。所以这种占卜法多为文人学院所重,大约有两种倾向:一是走入了纯哲理的探讨;一是就文解意,隔靴搔痒矣!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创始於邵雍—康节先生,是北宋庆历年间之人。据说他“隐处山林,冬不炉,夏不扇,盖心在於易,忘乎其为寒暑也”。做学问至如此,实在令人钦仰不已。不过,在《正宗梅花易数》序文中,这套占卜法似乎另有师承,只是经由康节先生发扬光大而已。事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这是历史公案,不必去打扰我们学卦的兴致。中国文化本就博大精深,大都历经千百年来之锤鍊,才能成就一家之言。要严格说创始者为谁,是有些不容易的。更何况古人并不注重版权,又如何追究呢?

梅花易数以先天八卦为主,起卦之卦数,即以先天—乾一兑二震三....坤八为例。所谓先天为主,是指比较重视卦本身阴阳五行的生克对待,而对於后天《周易》之文辞,相对的只有参考而已。所谓先后天之辨,之前已有论之。简单来说,先天重气化,阴

阳五行之基本架构;而后天才开始有人文典章制度,工巧艺术。这也就是为何伏羲八卦仅有图像,而无文字,而《周易》卦文皆有之理。所以梅花易数的核心架构,即是立体、用,观察其生克变化的一门学问也。

所谓体用者,阴阳也;体常静而为阴,用常动为之阳。故卦分上下为内外卦,爻动者为用卦,静而不动者为体卦。体为阴,阴者不可克,克之则伤!体卦宜强不宜弱,弱则此事不可为也。在实际卜卦过程中,先定出体、用卦;如卜得风水涣卦第五爻动,故知内卦不动是体卦,外卦动为用卦。体卦属木,用卦属水,用生体,则主事易成。再看体用卦衰旺如何?如果木逢春季则吉,逢金月则衰。另外互卦变卦也须考虑;简言之,本卦是事情的状态,互卦是事情的过程,而变卦为事情的结果。而它们之间五行衰旺生克,卜卦结果的重要依据。

梅花易数虽说重先天,但亦须考虑《周易》之卦辞,如邵康节论一少年人面有喜色,占得贲卦第五爻动,爻辞有”束帛戋戋“之文,而断定有喜事,也不管这个卦象是体去生用是不吉的。这当然也牵涉到触机及灵感,所谓“大匠诲人以规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的预测学最重视的即是天份和灵感,在《梅花易数‧卷五》中有一李淳风与其子占一妇人的丈夫平安否之例子?父子的判断南辕北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问什么时候该看爻辞?何时不用?恐非只字片语所能道尽矣!

文王圣卦:

讲到文王圣卦之前,必先得提到“五行断易”。它是以浑天甲子,即纳甲安在六爻之上,又有世、应、身三爻,财、官、父兄、子五种用神;以之间的生克变化来断休咎吉凶。文王卦就是在五行易的基础上,加上天干、六兽、神煞等配件所形成的占卜法

。许多人仅知有文王卦,而不知有五行断易,实质上二者并无很大的差异。因为五行之生克制化,才是主体,神煞六兽不过是更细微的呈现某种既定的结果而已。文王卦虽名“文王”,其实只是上托周文王之名,也有纪念他的意思。以断卦的角度来说,他与《周易》的关系已渐行渐远了!体系上虽跟梅花易数不尽相同,但在重视五行生克的角度上,是有其雷同处的。也可说都是重先天一系也,而文王卦已经加入了许多如同子平八字的论述了。

文王卦实用的成分更多了,只要取对用神,即可论断吉凶。譬如论财运,就以财爻为用神;问考试,父母爻就得旺相才好;又或者断夫妻感情,我为世爻,对方看应爻....。观用神之强弱,周边的对待关系,看生之?克之?扶之?制之?....虽然只有六爻

,看似简单,却林林总总地呈现无限的因素与可能。这门卜卦法,历经无数岁月的洗礼,多少前贤先哲的淬炼与升华,更融合了许许多多阴阳五行的派别!若要很单纯地只是把它列入占卜这一系中,恐怕就有见树不见林之憾了!

汉武帝迷信了46年,他经历过什么,以至于坚信世上有神仙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