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属兔的孩子,改名字适合带哪些字,想找算命的算下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说兔怕水所以三点水雨字头泉井不懂啊要是五行缺水呢不以文害词吧
【姓名学一角】
乱取网名麻烦多!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真名、笔名要谨慎,网名总可以让我自己随意发挥吧,爱怎么取就怎么取。其实,郑博士提醒你:网名不能随意取,否则会影响你的运势,严重时会伤害你的寿元哦。
一、取网名要符合你的五行
网名是被别人“叫”的,严格说来就是别人识别你的一个符号,跟你的真名作用是一样的。因此,你的网名需要符合你的五行。什么是五行?就是你的命理八字中所含的金、木、水、火、土的含量如何。如果五行中某样太多就需要泄,否则太少了就需要补;特别是某些人的命理八字五行很可能还缺少某一个。因此,如果你不懂这些命理道理,明明你五行中水很旺,你的网名却是“汪洋大海”,那么,天长日久,毫无疑问,你的运势肯定下降。因此,郑博士提醒你:取网名最好看看自己的命理五行如何。
二、取网名要符合姓名五格原则
姓名五格剖象法是根据姓名的笔画数以及一定规则构成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等五种数理关系,来观察姓名所暗示的意义。网名就能逃脱这个原则吗?否耶!无论你的网名多长(多少个汉字或字母),其韵律都包含在这五格之中。因此,郑博士提醒你:取网名需要简单了解以下基本规则:
天格:第一韵律笔画数加一即为天格数理。
人格:第二韵律笔画数加上第一韵律中第一字的笔画数,即为人格数理。
地格:后面几位韵律笔画数相加即为地格数理。
外格:第一、第二韵律实际笔画数相加即为外格数理。
总格:将第三后的笔画数合计即可。
可见,取网名也是要符合姓名五格原则的,不管不顾很可能伤害的是你自己。
三、取网名要符合命理学的寓意学
为了追求个性,许多人标新立异。凡是真名不便取、公安部门不予等级入户的姓名,这些人都敢用。郑博士举例:“天下唯我独尊”、“我是地狱”、“杀人犯”、“良种仔猪基地”“微笑死亡”等等。可叹的是,自从这些网名被使用后,郑博士相信,这些的好日子就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呜呼哀哉~
取网名除了符合你的命理五行和五格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要完全符合寓意,无论是中文网名的中国寓意,还是外文的外文寓意,都不能瞎取。
郑博士在此说一个相关、类似的例子:北京的一家公司老板辗转找到郑博士,说自己的公司是做文化事业的,在北京海淀区办公,地点是“定慧寺”地区。我说你的公司风水暂且不论,光这个地点就有问题,“定慧寺”不就“定会死”吗?如果人家问,你们公司在哪?“定慧寺”,合适吗?蹊跷的是,这家公司名称居然是“北京定慧寺拓展文化公司”。
可见,在这个意义上,网名也与公司地点、公司名字一样,需要符合命理学的寓意学。寓意不好,你的运势也会不好!有位网友来函说:
“我是我们单位组建以来第一个截瘫患者,于是取了个网名:半壁江山。过了两年,我们单位出现了第二例,一个战友和老乡(同一个市的),真姓名叫江山,也不幸截瘫了。每天我俩摇着轮椅在一块晒太阳时,我都有一种愧疚感。谁让我乱取网名呢.同志们要引以为戒备呀!”
可见,取个好网名,其实和取真名一样复杂而“艰难”。当然,如果你图省事,随便乱取,或者追求个性化瞎取,那么,省事是省事了,个性也十足了。到头来,换来的是你的运势下降、情感破裂、健康不妙、困难重重阿。
姓名不仅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且关系一生的事业、健康、婚姻和人际关系。名字起得好,会给你带来好的诱导;名字起得不好,一生总是坎坷不顺,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姓名学是中国文苑里一枝绚丽的奇葩。
将姓名学用于养生,这是我多年的研究心得。
一、姓氏趣谈
人们为了分清彼此,出现了属于个人的标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名”。《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上古时期,华夏民族是由许许多多的氏族组成的。每个氏族都有一个自己的族号。这也就是每一个氏族成员的“姓”、“氏”。汉朝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氏”。
1.中国姓氏知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13000多个姓,最长的是7字姓如:希斯格尔鸿吉哩。在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及外国人的加入使中国的姓氏增多。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的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要求住宿。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啊?”高尔基说:“阿历克谢?马克希?莫维奇?彼什科夫!”“人太多了!”
太太“嘭”地把刚打开的门关上,干脆地拒绝了他。
2.读音与常规完全不同的姓
有的字作为姓用时读音完全不同。如“区”、“查”等。
3.怪姓
贾、史、吴、朵、苟、巫、臧、辜、陋、赖、鄢、仉(zhǎng)、仇、姬、母、危、隗(kuí或wěi)、繁(pó)
4.尴尬姓
酒、苟、卞
有一个女孩名叫酒依芹,虽然姓酒,可酒量很小。她说:“通常别人一听到我这个姓,就认定我能喝,任凭我怎么解释都没人相信。每次聚会,别人都要逼我喝酒,我常常被人灌醉。”
更让酒依芹难堪的是会被人当成酒小姐。她说:“有一次,我陪一位客户去饭店里吃饭,客户叫了我一声‘酒小姐’,被旁边用餐的客人听到了,我刚坐下就有人过来向我买酒,搞得我很尴尬。还有一次在酒吧,有一个男的一听我是‘酒小姐’,以为我是陪酒小姐,竟追问我是几号小姐。那种感觉,别提多难受了。”酒依芹说现在只想把这个姓改掉。跟随母亲姓陈。
据2005年《春城晚报》报道,河南有一村庄人全姓“苟”,集体要求政府为其改姓“敬”。以前他们是姓敬的,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改姓“苟”,现要求改回,政府已经同意他们改姓。
二、名字名称的重要性
1.名字名称的符号区别功能
1)人的外表与姓名,好比商标的图形与商标名,起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作用;
2)浓缩了殷切的希望与激励;
3)文化内涵的体现;
4)国籍的区别;
5)性别的区别;
6)辈分的区别;
7)如四柱相当于人的身体,则姓名相当于人的精神。
换种说法,姓名相当于人身上的标签。犹如一个罐子,贴上“蜜罐”放在高处则人见人爱。同一只罐子,若贴上“尿罐”则会让人不愿去碰一下。一个尿罐贴上“蜜罐”的标签,人们会以为是蜜,不会想到它曾是尿罐,照样愿意尝一口!反之一个蜜罐贴上“尿罐”的标签,即使里面装的是蜜,恐怕也不会惹人喜爱,没人愿尝!
2.名字名称意义联想的心理作用
多数非专业人士起名是从字面意义着手,起个意义好、叫起来又响亮的名字,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在起作用。总的要求是由姓名应联想到或感应到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物,让人舒服,而应避免联想到丑陋、消极、贬义的东西,还要避免引起歧义。
例:
杜子达(肚子大)、李功绩(李公(又鸟))、韩渊(喊冤)、范婉(饭碗)、谢立婷(泻痢停)、邓佳贝(更加笨)、吕永书(永远输)、沈晶炳(神经病)、杨伟(阳痿)、陶华韵(桃花运)……
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改名武曌,前香港总督魏德巍改名卫奕信,他们都是一个想法:趋利避害。
怪姓名前10名:
1.李BB2.完妞3.王不吹4.陈光棍5.谢兜回6.罗马矶7.王咪哪8.李金鱼9.龙土妹10.杨黑井
怪名称前10名:
1.停尸巷(湖北)2.啊屎沟(湖北荆州)3.癞子坝大桥(长沙)4.骡马市(成都)5.孟姑集(山东济宁)6.驻马店(河南)7.一路吉祥(长沙)8.洛阳(河南)9.马街(昆明)10.老鼠窝大队(昆明)
3.名字、名称的意念影响作用
字面意义的联想是一种普通心理作用,它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名字、名称真正的巨大作用在于它的潜意识影响。好名每用一次都在给你增加积极的意念、好的祝福,有点类似心理学上的意象效应。
起名禁忌
一、不要起带洋味的名字
我国汉字大都有实实在在的意思。因此我们起名时应该通过一二个汉字表达一个确切的意思。像“约翰、玛丽、丽莎、珍妮、洛夫、珠利”等,全是洋人名字音译的字,除了带点洋味外,没有什么确定的汉字意义,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而值得骄傲的民族,有什么道理看不起自己,而去崇拜洋人呢?当然,使用带洋味的名字,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名字在人际交往中,无疑会使对方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甚至给人一个不好的印象,这就可能妨碍一个人的事业。
二、不要起太俗气的名字
名字会人们彼此交往的一个工具,而名字在很多场合以往会构成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因为这样,起名用字尽量避太俗气的字及字义,如女的起名“菜花、翠姑”等,就给人以土里土气的感觉,人们很容易根据名字即判断这样的女人一定是没有学问,没有抱负的家庭妇女。而男的起名“富贵、有财、狗蛋、狗娃”,也会给人以非常俗气、势力的感觉,还未与人打交道,就会被人看不起。名字不同于乳名,是要在孩子出生15天以内报请户籍机关登记的本名,要使用一辈子,在我国法律规定,名字只能更改一次,且必须是三个字或更多,要请名师。因此起名字一定要慎重,免得后悔和带来麻烦。
三、要顾及到姓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
起名要注重字义,这里并不仅是讲名的字义,实际上还是有姓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问题。例如“白如冰”这个名字就是姓与名在字义上的最佳组合。作为一个姓,“白”这个字并无什么意思,但将它与“冰”联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洁白如冰”这一高雅、深刻而又完美的字义,听到这名字,就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并对之肃然起敬。再如“周而复”这个名字,也是如此,构成了“周而复始”的完美字义。反过来,不考虑姓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起名时就有可能出错。“编文”这个名字的字义并不坏,但与姓“胡”联在一起,就构成“胡编乱造”之意,听起来很不是滋味。此外像“马子扁”是“骗”字的分解,此人确实是一诈骗犯。还有“胡来、马虎、孙儿”等等,都是在起名时没有顾及到姓名在字义上的组合。|
四、尽量避免不雅谐音
汉字非常丰富,同音而不同义的又特别多。例如“材”与“财”、“朱”与“猪”、“死”与“石”、“石”与“屎”、“王”与“亡”等等,这里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即有的名字看起来意思很好,也很文雅,但听起来由于字音与另外一个不文雅甚至非常粗俗的词句类似,就会使人很不舒服。例如“朱石”容易被嘲谑为“猪屎”,“博才”听起来像“破财”,“王国均”听起来像“亡国君”,“韦君智”听起来像“伪君子”。万杰集团,即“完结”的谐音,联想到“万劫不复”。“权培光”听起来像“全赔光”,这样的人哪个老总敢要呢。因此起名避免不雅谐音是多么重要。
五、要讲究字音的雅韵
汉字的音韵是很有学问的。同样几个字,按音韵学的要求来组织,就会很好听,反之就可能不好听。人们都爱读唐诗,觉得那是一种优美的享受。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唐代诗人在作诗时,非常讲究诗歌中的音韵和节奏,从而使诗歌富有很多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起名时如何讲究字音的雅韵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尽量避免声母、韵母相同。声母是指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姓和名字中的声母相同,读起来就不响亮,而且很拗口。例如“汪文威”这个名字的声母都是“乌”所以不好;“白帮北”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声母都是“波”,听起来很不顺耳,很拗口。
其次要避免韵母相同。韵母是指一个汉字的音节,除声母以外其余的因素。韵母相同字音便很相近,例如“黄广宽、挑朝涛”。再次应尽量避免同声组合。汉字的字调有四声,起名时要讲究音乐性和节奏感。同声组合,也就没有声调的变化,当然也就没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可言,起出的名字也就不响亮,不好听。例如“柳景选”这个名字的三个音全是上声,读来声不响亮,如果改成“柳成宣“就好听多了。”“胡谷晴”这个名字就有两个字是阳平,就没有“胡锦涛”好听。当然起名字的音律组合是一个复杂问题,并我教条可言,总的原则是好听、响亮,使名字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路神生日(元月初五):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填仓节(正月二十五):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
◎正月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此日无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称为“晦节”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还曾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并称“三令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
正月晦也与“送穷”这一风俗密切相关。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即穷鬼)的传说。《四时宝鉴》记载:“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文宗备问》云:“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
◎中和节(二月初一):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在唐代确立的节日,后来不复存在。但民间仍以二月朔为节,那就是太阳的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太阳星君即太阳神,与月亮神太阴星君相对,亦称炎火帝君。人们出於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祭祀太阳星君。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当时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家典礼。祭祀太阳星君一般用太阳糕,也叫“太阳鸡糕”,因为俗传太阳中有雄鸡(或说乌鸦)。清代祭太阳习俗特别盛行,太阳糕也成为一种节物。
◎春社日: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初一,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
◎春龙节(二月初二):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十月十二、十月十五元宵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的前一、二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上巳节(三月初三):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古代上巳节活动:
祓除畔浴,修禊之事。
流觞曲水,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做赋的节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兰亭之会。
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
春游踏青,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此时野合,有所不禁。近世仍未绝迹,《善化县治》中就有记载。
宋代以后,上巳节风俗渐渐衰微。
◎立夏节:
立夏节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端午(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夏至节:
在农历芒种后十五天为夏至,该日日照最长至终极,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农历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时河南民间多以食凉面条为庆,俗称“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节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
◎雨节(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日为雨节,又称下雨节、竹醉日,传说是黄帝诞辰。山东民间又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鄄城传说,这天还是关公单刀赴会之日,赴会之前要磨刀。梁山传说此日“关公磨刀斩小妖”。临沂传说,这一天一般都有雷声,乃是关老爷的霍霍磨刀声。淄川传说,“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这天往往下雨,所以民谣唱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民间以为,如果五月十三这天不下雨,而且骄阳似火,说明这一年一定是大旱之年。旧时,一些地区往往举行祈雨仪式,以郓城最为隆重。郓城上至知县,下至百姓,都要参加祈雨仪式。县志记载,从明代以来,有几十个知县祈过雨。民间祈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请大王、佛爷和关老爷显灵。民间把宋代因不满贾似道当政投水而死的谢绪尊为大王。据说,他生时关心人民疾苦,死后,百姓有求必应。请大王显灵的仪式十分别致,人们把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盘子里,供在神棚里,然后焚香烧纸,叩头祈祷。请关老爷显灵的仪式比较复杂,也比较常见,把关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晒一段时间,然后用水浇湿塑像。如果塑像太大,不易搬动,就代之以“扫佛”等活动。
◎分龙节(五月二十):
夏历五月二十是分龙节。现在通常的看法都认为这是毛南族和畲族的节日,其实华夏民族的分龙日才是正源。据考证,分龙节最早来源于远古的祈雨方式--雩舞。《周礼•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论语•先进》:“风乎舞雩”。古人认为,翡翠鸟能预知雨水。头戴翡翠鸟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一种巫术的方式,呼由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唤雷雨的到来。
《左传》云:“龙见而雨”。这里的“龙”,即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左传》:“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龙星从出现至消失,至少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播种前后地里急需雨水的季节,分龙节很可能与古代“龙”星出现前后的“舞雩”习俗有关。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原来生活在一起的五条龙都要分开,各主一方晴雨。如果这一天还不下雨,人们就会考虑是否需要祈雨。宋代已有此节,民间认为分龙日次日如雨,则多大水。民谚云,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江南地区有以此日演习救火之俗。
分龙节复兴,最有意义的是雩舞等巫仪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中的这段记述展示了往日华夏巫仪民俗的兴盛和丰富多彩,建议政府积极为民众发掘、整理雩舞、商羊舞等经典的华夏傩舞,作为分龙节的民俗展示活动。
◎天贶节(六月初六):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所以这一天也是“姑姑节”。
◎观莲节(六月二十四):
夏历每年六月二十四是观莲节(2006.07.19),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即荷花生日。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此日是举家赏荷观莲的盛大民俗节日,泛舟赏荷,笙歌如沸,流传数代,遍染荷香,成为汉民族最优美浪漫的节日之一。
◎七夕(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中元节(七月十五):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地藏节(七月三十):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
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有的佛书上说地藏王就是阎罗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现的阴司主宰。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别是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天医节(八月初一):
八月初一,宋代以为天医节,祭黄帝、岐伯。传说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后因以为神。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炙的风俗,天医节当因此而来。这一天山东民间也有天炙的习俗,早期用露水和朱砂,后来用露水研墨,点儿童的额头或胸腹,多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上好墨研磨成汁,然后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临朐一带,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据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百病。当地还有用这露水和老桃叶作桃叶膏的习俗,凌晨(日出前),用一块洁净的布,到豆地里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叶一起放到锅里,以破布鞋底为燃料,将桃叶熬成汁,捞出渣子,再将桃叶熬成稠糊,这就是桃叶膏。桃叶膏治疗腹中郁积病,十分有效。沂南有采马齿苋的习俗,据说这天采的马齿苋,可以治痢疾。
济南地区农村在这天吃黍米,叫作“来丰糕糜”,鲁西北地区叫“来丰糕”,阳信一带还献糕祭场,以祈丰年。天医节忌雨喜晴,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
旱到来年五月尽。”意思是此日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中秋(八月十五):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重阳(九月初九):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祭祖节(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腊八节(腊月初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冬至: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尾牙节(腊月十六):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过,这种风俗已渐绝迹。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除夕(腊月三十):
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