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指数 > 文章页面

古代人怎么学习的

古代人物学习图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古代人怎么学习的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古代人怎么学习的的知识,包括学而思八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古代人怎么学习的古代的人怎么学习古代人怎么学习的

在古代,孩子长到7岁,就可以送到学堂念书了。最开始都是从《千字文》开始。《千字文》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周兴嗣的人编写的,一般用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这本书从“天地玄黄”开始,包含了1000个常用汉字,都以4个字为一个断句,古时候的孩子们会像唱歌一样去背诵《千字文》。

学学古人教子 七不责

学完《千字文》以后,就可以学习《童蒙先习》。这应该是韩国最早的教科书,它是由朝鲜时代一个朴世茂的学者编写的,收入了很多韩国历史故事。按照不同的阶段,包括《铭心宝鉴》、《史略》、《统监切要》、《小学》、《孝经》等。

古时候的学校,每天早上,都要一个人一个人地背诵前一天学过的文章。背得好,就可以学习新文章,否则就要不停地背,一直到全记住为止。用现在的话说,这就相当于必须先复习好旧知识,才能学习新知识。因此,当时的学生学的书都不一样,学习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这种每天都进行的考试就叫做“日考”,十天一次的考试叫做“旬考”,半个月进行的考试叫做“半月考”,每个月的考试就是“月考”。

扩展资料:

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自天宝安史之乱后,即告衰废。地方官学除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有直属太医署的“医学”,直辖中央礼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学”府州县学的学生一般系下级官吏及庶民子弟,所以内容虽以《九经》(三礼三传易书诗)为主,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通一经或“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即可毕业,

长入中央官学之四门学。宋辽金时期,除辽金亦设有地方学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经管方面有如下特点:首先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路州县学政;第二,实行三舍制度(上舍、内舍、外舍);第三,划拨学田,保障经费;第四,教学内容以“经术衍义训导诸生,掌其课式之事,而纠正不为规者,”与汉唐以来的地方儒学别无二致。

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各路府州县内,均有相应学校,但是事实上有名无实,并未普遍设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边防区卫学,乡村设立社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习明代学校的规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教育

古代的人怎么学习

1、孔子的“四结合”法

近代著名学者胡朴安认为:“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他的读书方法很多,尤为人们称道的是他的“四结合”读书法。①学与思结合;②学与问结合。问的对象有问书本--读书,问老师--听课,问同学--请教,问社会--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调查等;⑧学与习结合;④学与行结合,孔子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

2、孟轲的自求、自得法

古代著名教育家孟轲主张,读书学习必须在“自求”“自得”上下功夫,改变被动的听讲和单靠背记的方法。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离娄下》)意思是说,读书深造的方法,在于经过自己独立地刻苦思考去“自求”,只有提高了自学能力才能“自得”。这样“自得”而来的知识,能变成自己的血肉,求得取之不尽的地步;能融会贯通地运用,人得左右逢源的境界。

3、司马迁的考察法

“考察式”读书法就是走出书斋,远游访问,实地考察,以印证历史的真伪,搜集轶文遗事,开扩眼界,扩大知识面的一种读书方法。

司马迁20岁那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到全国各地游历,作实地考察工作。

这次漫游途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搜集了很多历史资料。

后来,他做了汉武帝的侍从,跟随皇帝左右。他常跟汉武帝到各地去,借机采访各地风土人情,搜集资料。到西北采访轩辕黄帝的事迹,到西南考察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了解地理知识。司马迁就是这样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汲取营养的。

司马迁在漫游全国各地后,决心编写《史记》,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52、6万字,共130卷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写作。

4、司马光的警枕法

司马光不仅如饥似渴地读书,而且还十分注意读书方法。

司马光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着实动了一番脑筋,给自己计划一套特别的卧具: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小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因为圆木放在木板床上,是很容易滚动。睡觉的时候,只要头部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开了,头就会滑落在木板床上,人也就会从梦中惊醒,立刻起床继续读书。他对这个圆木枕头能不断唤起自己,非常满意,特地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警枕”。

有了“警枕”帮忙,司马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警枕”读书法不是如何阅读书籍的方法,而是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争分夺秒、勤学苦读的方法。

5、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

这是一种分清主次、掌握重点的读书方法。其具体步骤是:①抓住重点。即阅读一部书或一篇文章要尽力抓住:一是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意图;二是时代背景:三是作品中的难词难句:四是作品的中心论点或主题;五是作品的语言结构、重要文句及所起作用等;②去繁就简;⑧独立思考。如对作品的评价,不要受某一观点所左右,轻易作出判断,而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体会,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6、郑板桥的精当法

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郑板桥并不反对多读博览,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并为精读服务,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他认为,所有史书,“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所有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材”。他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他最反对的是“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他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往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于我何与也。”他指出这是“最不济事”的。

郑板桥对精读的书总要反复诵读,常常进入忘我之境。他说:“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举箸或对客不听其语,亦自忘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7、陆九渊的精熟法

他的读书方法的要点有:①自立自得。他认为:“无志则不能为学,无学则不知道。”实际上这是一个以自己立志、独立思考,自学为主要特征的自学方法系统;②致疑切思。他主张读书要勇于怀疑和探索,根据自身经验和“理”的要求对读物进行思考和判断:⑧优游读书。他反对死抠字眼,沉溺章句,提倡读书“贵精熟”;④实学躬行。他主张读书要“一意实行,不事空言”。

8、玄奘的本源法

玄奘所以能到印度去“取经”。是因为他出家后,遍访佛教圣地,从师学道,先后在陕西、四川、湖北、河南、河北等地学习,感到并不满足,还发现中国佛教界存在着严重的争执和混乱。这是由于所翻译佛经“多有讹谬”所造成的。所以要西游印度,“广求异本以参验之”。

玄奘这种追本求源,探索佛学真谛的精神和努力,对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读书要认真思考,不迷信书本,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追踪研究,多方探索,弄个水落石出,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发现。

9、朱熹的熟读精思法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标记精读”法是,对重要的书,初读的时候,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勾出;再读的时候,又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勾出;以后读的时候,又用黄笔勾出;三四番后,又用黑笔勾出。如此反复精读,目的是“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朱熹认为,熟读是精思的基础,精思又是熟读的条件。只有熟读,才能记得牢,“一唤便在目前”;只有记得牢,才能思得精,领会所学的东西。他强调:“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可见,善于“标记精读”,方能寻得书的精髓。

10、韩愈的提要钩玄法

这是一种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深入阅读,以便探本寻源。摄取精粹的读书方法。其要点包括;①勤读。只有勤读苦钻,才能读懂全书,才谈得上理解和接受;②提要。对记事的书或文要找出要点,编成提纲;⑧钩玄。对说理的书或文要抓住主旨及最精妙的内容,尽得其精华;④温理。只有对文中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反复吟咏,才能真正把文章的妙意要道化为已有。

他的读书方法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博览群书,多读多记,对于记事的书必定要掌握它的要领寓意,对于说理的书必定要探索出它的主旨妙义。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强调读书要勤奋博览,在博览百家之书时,又要善于提纲挚领,抓住重点,探其妙义,掌握精妙处。

11、荀况的假物法

荀子直截了当地说:“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荀子是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大家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12、左思的抄录法

左思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他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许多书文、警句。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来。由于他长期坚持不懈,积累了大量知识,成绩很快提高了。经过10年构思,反复琢磨、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原先嘲笑左思的文学家,读了左思写的《三都赋》也极为叹服,而且也打消了他们写作的念头,不敢再写了。

从左思的抄录读书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刻苦努力是可以提高的。采用抄录法重要在于读书时勤动脑、动手、动口,把读书、思考、抄写和记忆结合起来,这样,肯定是会提高学习效率的。

13、欧阳修的计字日诵法

所谓“计字日诵”,就是欧阳修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必须熟读成诵300字。看来不多,但做起来并不易。他的这种读书法是这样实施的:

精选书籍,统计字数。欧阳修根据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选下要读的书之后,便逐书数字数。他把自己要读的10部书,逐书数了数:《孝经》,1903字;《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周易》,24107字;《尚书》,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周礼》,45806字;《春秋》、《左传》,196845字,总计455865字。这就为他的“计字日诵”做好了准备。

规定进度,认真阅读。数好字数之后,欧阳修制定了读书计划,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一一列好,然后每天至少读300字。就此计算,欧阳修认为,一年下来,至少要读109500字、把上面的10部书读完,也不过3年半。

计字日诵,坚持到底。每天,欧阳修按计划读书,要求自己必须熟读成诵300字。他认为,经典著作必须背诵,即使是中等资质的人,每天熟读成诵300字也是毫无问题的。哪怕是记忆差的人,每天背诵150字总不成问题吧。那么这10部书有7年时间也能背熟了。

14、苏轼的八面受敌法

这种读书方法不仅要“求一”,还要“求索”,其步骤包括;①定向阅读。即一次只围绕一个中心,一意求之,单路挺进;②介入评价;⑧援疑质理。阅读时用检测者的审视态度去寻疑找错,以期在深化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④有所发现。即从阅读中得到新的领悟后有所创见和创新。

在写给远方亲友求教读书方法的信《又答王庠书》中,曾对他主张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作过解释。其大概的意思是: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把各方面的知识比作“敌人”,可以说是“八面受敌”。人的精力不可能“八面出击”,一下子全部吸收,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能集中优势兵力一次次分割包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各个击破“敌人”。所以,他指出愿意学的人,每次只应集中攻读一个方面的问题。他以学历史为例,说比如想侧重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问题,那么就只从这一方面去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第二次想要侧重研讨典章文物的问题,就再从这个方面去读……这个方法虽然有些笨,但学成以后,各方面都经得住考验,和泛泛而读而不作深入钻研大不一样。可见,这种读书方法是通过精读研究学问的。

15、王充的用心专一法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说,“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意思是说,伯乐为学到相马的绝技,终日苦心思考玩索,所见一切便尽成了马;庖丁为掌握宰牛绝艺,把周围的东西都当成宰了的牛琢磨,竟然3年之内不见一条“活牛”。王充于是得出结论:“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可见,读书用心专一“精至”,日思夜想,才能学之“精至”。这种“精至”境界,正是一种读书入迷成癖的境界。

16、张之洞的“三贵”法

清末文人张之洞主张读书“三贵”:“贵博、贵精、尤贵通”。他说明“三贵”的含意时,开门见山用了8个字:“通贯大艺,斟酌百家”,那“博、精、通”全融会其中了。“通贯”与“斟酌”,就既包含着博与精,又意味着通。这三者互为影响,互为作用,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从善弃援,是之谓通”,为画龙点睛之句,这是“三贵”的结果,也是读书的目的。

17、顾炎武的“三读”法

顾炎武在学术上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除了他一生都在博览群书,勤奋写作外,是因为他很会读书,很讲究学习方法的结果。他的“三读”读书法是“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三者结合得非常实际的读书方法。

复读法。顾炎武对他读过的书采取了多种复习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他还采用“纠错”重读法。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抄读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即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习能力。

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到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1万余卷。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18、唐彪的“五类”、“四别”法

清代学者唐彪读书,把书分为“五类”。即“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分“五类”的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提出的“四别”读书法是相通的。“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四种别类。

19、张溥的“七焚”法

张溥的读书方法是用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的办法,来加深理解,熟读精思的,所以叫“七焚法”或“七录法”。

张溥的“七焚法”分三步:

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

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

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以上,直至把文章彻底理解,背熟于心为止。

张溥非常赞赏这种读书法,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焚斋”,也叫“七录斋”,还把自己著的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七焚法”并不是让人们每学一篇文章也去抄七遍、焚七遍。因为这样做太苦太笨了。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知识不断更新,信息量与日俱增,单凭“抄录”是不行的。但是,张博的“七焚法”仍有积极意义。

20、焦循的深思知意法

清代学者焦循一生勤奋好学,在学术上有着多方面的成就。他不仅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而且精通数学、文学以至于戏曲。他说;“学贵善用思。吾平生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学有辍时,思无辍时也。食时、衣时、寝时、行路时、栉沐时、便溺时,凡不能学时,皆当即所学而思之。”这段话,也包含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具体内容,可以说,勤奋读书是谓“好学”,反复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是谓“深思”,完全融会贯通了所学的知识是谓“心知其意”。

21、徐霞客的游历法

徐霞客的游历读书法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游历中对照书本考察山川地形,风土人情,验证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另一方面处处收集奇书阅读,丰富知识,扩大眼界。

关于本次古代人怎么学习的和学而思八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古人如何进行教育 浅谈这些你不知道的古代学校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