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卜客家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客家人说的祖公屋跟伯公屋一样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那卜客家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客家民居客家人说的祖公屋跟伯公屋一样吗客家民居:围龙屋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一、围龙屋的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
参看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一位客属长者说:“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场的位置。怎么定呢?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迷信的那个风水。主要是采阳光,看风向,近水源,傍硬山,择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阳背风、柴近水便、视野开阔则是理想的选择。”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它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那套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当然客家的豆腐同样也是很有名的,中国最出名的豆腐:客家酿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后两个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为大菜、主菜。甚至他们闹新房的歌曲里都有豆腐,例如有一首这样唱到:
新买磨石圆叮当,
一心买来磨豆浆,
三更半夜磨豆腐,
呀呀啮啮到天光。
一: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二:客家礼仪,习俗
(一)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二)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催生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做三朝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一百天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
做周岁孩子出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现在好像已经无此礼仪,至少在我所在地(世界客都——梅州)没有了)
3.寿诞礼仪
做生日客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从十岁“启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岁,到了六十以上,可称为祝寿。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此习俗亦已简化,只做大寿:六十岁以上)
祝寿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贴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建议你去:http://zhidao.baidu/question/48079738.html看看
客家人说的祖公屋跟伯公屋不一样。
客家人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使得他们所崇拜的神灵显得复杂繁多。在广西客家地区,崇拜的神灵主要有文、武二帝,客家地区中特有称谓的还有土地神“伯公”,以及一些人们自己编造的神灵,如“阎王”、“三界神”等神灵。
文、武二帝分别是指“文帝”孔子和“武帝”关羽。广西客家人重视教育,“耕读为本”,崇文重教,而孔丘就成了人们普遍崇敬的圣人。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唯一的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这就是践行儒家所提倡的“学而优则仕”理念。在一些书香门第,多会特设并敬拜“大成之圣先师牌位”。关羽重义气,民间将其尊为“武圣”,在客家地区,祭拜“武圣”的人不少。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诞,在关帝诞那天人们会祭拜关帝爷,这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物阜年丰。
除了有关帝诞之外,还有一个社王诞。农历每年的六月初六,即为在客家地区有特有称谓的“伯公”的诞辰。到了这一天,虔诚的客家人就要给各处的伯公上香、敬茶,办三牲、果品敬祀伯公。有的地方还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作福”祭典,在春季的“作福”祭典中,人们向“伯公”祈福、许愿,到了秋季则要向“伯公”完福、还愿。此外,人们还会把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公,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在广西客家地区,有一个叫“社日”的节日。社日祭拜在各地有所不同,但就一般而言,各地“社日”在一年中分成春社、秋社,人们有集体出谷宰猪祭社坛,然后会餐分肉的习俗。祭祀的意义都一样,春社意在祈求保佑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而秋社是在喜庆丰收,感谢社王的恩赐,祈求来年再续。
这个“作福”和“社日”中的祈福和还福,又与广西客家地区很常见的年初祈福和年尾还福很相似。有很多的地方在年初以及年末会到观音庙里,也有到社公处去祈福以及还福的,这种情况在广西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常见的。每一个地方祈福与还福的仪式大致相同。在钦州贵台一带,据当地的一位姓李的客家老妇说,他们当地与其他广西客家地区一样,一般都是年初祈福,年尾还福。她家在祈福时,要准备一碗茶水,糖果、饼干或者糍粑也可以,再准备各种色纸,来到社公面前祈福,主要是祈求一年中全家人平平安安,诸事顺利。另外,还有一些人家会到各种庙里面去祈福,大致的过程也都和在社公处的祈福一样。之后,还要回到自家的厅堂烧香、烧纸。到了年末去还福的时候,人们准备的祭品必须要和年初祈福时准备的相同,还福的过程也是和年初祈福时的过程和仪式大致相似。另外,由于地方不同,所需的祭品也不尽相同。在广西其他的客家地区,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在祈福和还福时,除了要准备上面所说的供品之外,还要同时备上三牲作为贡品。
除此之外,由于在广西客家地区对“伯公”的崇拜很多,因此“伯公”的神位,可谓处处都有,无论是在田间、路口、大树下,甚至在祖坟旁,都有专门建造的后土伯公神位。这些在家庭以外的伯公能起着保佑人们在外能够平安顺利等的心理作用。在广西客家人的家里,住屋内还会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等,这些家里的伯公主要是起保佑全家成员幸福无灾的心理诉求。
在广西客家地区,佛教也相对比较盛行。客家人的佛祖信仰,以观世音菩萨最为普及,有的人家会在家里设观音座。有些客家人在年初祈福和年尾的还福的对象,也是各个庙宇中的观音娘娘。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诞,在这一天人们会向观世音焚香求子祈福。像以上所举观音诞、关帝诞和伯公诞一类的神灵诞辰,都是年长的广西客家人所共知的。
当然,广西客家人的家庭神灵崇拜主要还体现在年节风俗上。广西客家人的年节风俗与各地的各族人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一般都可以分为三十几个祝福、祭祀性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等。其中,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
要过好大年,首先就要从小年开始准备。进入腊月之际,也就意味着年关将至,客家人就要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好准备了。于是,到了腊月二十三日或者是二十四日,每家每户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祭“灶王”。其实广西客家人在腊月祭祀的灶王即是道教里的一个神。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来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灶神的生日在八月三日(又有说是十五),该日家家点灶灯祭灶。但现在所说的辞灶、接灶已经演变成过年习俗的一部分了。
在客家民间,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间的使者,因主管各家的衣食,被供于灶旁,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家吃的是什么,以此来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会祭“灶王”,以便灶神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在凡间的善恶是非。祭祀“灶王”的贡品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素食、茶酒以及香烛为主,其中糖食则是家家必备的。必备糖食的原因,据说是为了甜甜灶王的嘴巴,让他能上天美言几句。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让灶王的嘴巴被糖食粘住,上天之后就不能向玉帝讲凡间的坏话了。直到除夕之夜灶神才会重回凡间复职,那时的“灶王”神位已经被家家户户的人们打扫得焕然一新,以此迎接灶神的回来。
送走灶王之后,人们就可以做些大规模的清洁扫除工作,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接着就要采办年货,制作各种糕点,以备过年之时可以自食或是用于招待亲友、送礼等,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到了除夕夜,子时到来之际,人们会根据历书所指的大利方向,敬拜天地,遥拜四方神灵以及祭祖。此外,客家人过年时也有一些禁忌,如大年初一不扫地,担心把财气好运扫出门了;不杀牲畜,不吃荤食。虽然现在年初一不吃荤食的忌讳少了,但是,不杀牲畜的习俗是比较普遍的,而这一禁忌想是与佛教的斋戒茹素有关。
除了在腊月二十三要祭神灵的之外,其他还有一些节俗是要祭神灵的。比如在正月十五,新年就要结束的上元节这天,人们除了要供奉祖先外,也要供奉各方的神灵。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客家地区又称之为“五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三牲祭祀神灵,这个习俗在客家地区是很普遍的。除此之外,人们还习惯过“中元节”,广西的客家人也多在七月十四或是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在中元节前,家里的妇女就会用各种色纸剪裁各式的衣服、鞋子、帽子、金银财宝以及各种箱柜之类的象征物品,到了中元节的午后,就用各种贡品祭祀祖先和各方神灵,而之前准备的那些纸衣、纸帽以及金银财宝等就被焚烧,以供先人灵魂回来取用。
在家庭式的拜神活动中,拜神是按照神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来进行的。每当逢年过节或者有其他红白事情时,人们就会杀鸡,并准备酒、香烛、鞭炮及其他祭品。首先在自己房屋门前拜天神,然后按照神的大小顺序祭拜,最后回到自己的祠堂,拜自己的祖先。整个祭拜过程一般由家中的女性主持,小孩或者丈夫充当助手的角色。这是因为客家妇女长年和男子一样从事生产劳动,在男子外出的时候,还要挑起一家里里外外的所有事务,是家里的顶梁柱。因此,在客家地区,客家妇女的勤劳能干与独立自主都让她们享有较高的地位。
此外,因为相信命运,畏忌神灵,广西客家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也有不少禁忌的事,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存在的痕迹。客家地区流行巫觋。古代时,称女性为“巫”,称男性为“觋”。在客家地区的“巫”,称为“仙姑”或是“神婆”。仙姑已受道教影响,崇奉玉皇大帝,并以“仙”为名。而客家地区的觋也已与道士合而为一。仙姑通过请神问鬼,为人们驱邪去灾,这是所谓的“问仙”,指一部分人在有病痛时不相信医生,有挫折时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而是相信仙姑和神婆的指点行事。在广西客家地区也流行问仙,特别是当家里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广西客家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习惯去问仙,以求破解之法。
还有一种是道教的术数。包括算命、看相、择日、堪舆等活动。算命,一般是以人的生年、月、日、时的干支作为“四柱”,由算命先生为人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看相,是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再由相面先生看人的面容、五官、骨骼以及气色等,结合五行之说推断出所谓人生命运的好歹。择日,凡婚丧、建造、出行、修墓等,不论大小事情,常请课日师推算宜忌日子,才有所动作。这些活动在广西农村的客家人日常生活中也是较常见的。大多数时候,还可以看到有的人家家里添了新生儿后,会有长辈请面相先生帮看这个小孩的命格,以此来推断这个小孩将来的命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男女要结婚之前,会请来算命先生推算双方的“八字”。两个人的“八字”讲究是相生还是相克。若是两方命格相生,那么这段婚姻就会美满,如果是双方命格相克,有可能婚事就办不成了。在广西,择日多见于客家人建造房屋或是选取阴宅,以及婚丧、出行这些日常的生活中,广西客家人会请来课日师推算出理想日子,才会有所作为。
另外,客家地区还流行延请道士、和尚参与的“打醮”的祭祀活动。打醮的名目繁多,有祈求平安的打“平安醮”,有驱瘟疫、除天灾的“许愿醮”,有好收成时打“酬谢醮”,有丧葬,则请道士打醮,以“超度”亡灵。打醮时,要设斋道祭祀,道士击鼓诵经,举行演戏娱神诸活动。在广西客家地区,多见的是丧葬时,习惯请道士打醮。当家里有亲人去世,一般的普通人家多到道观中请求为亡灵施行拜忏仪式,财力较雄厚的,则请道士到家中结坛拜忏。比一般忏仪排场更大的,是举行水陆斋。水陆斋一般要做七天,也可以做更长的时间。所谓水陆,是指要供奉上天、中地和下水三界的诸多神灵,包括使三界六道亡灵饿鬼都解脱烦恼,出离苦趣,所以规模很大,而且其中包括了很多成分,甚至包容了众多的超度亡灵仪式,那些仪式在小型的斋仪中是可以独立举行的。上述做法在各地会有种种变异,但其用意则都一致,主要在于行孝慈,同时也给家人带来安全感,解除因亲人亡故带来的心理阴影。
凡此,这些问仙、算命、打醮等的活动都是人们由于敬畏鬼神,以此来寻求心灵的安慰才有的行为。
在广西客家地区,我们还可以见到不少以佛、道的名义兴建的寺、庙、观、堂、坛等宗教建筑物。因此在广西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见到他们入庙拜神求签,求问祸福的这种情况。
此外,当我们走在街上或者去到客家人的家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在客家人的居室或是店铺等处的墙上,会贴着用红纸书写着“童言无忌”、“百无禁忌”之类的红签。这么做的用意是以此来表明自己无所禁忌,然而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反作用的表现,在他们的内心实际是因为敬畏鬼神的存在。
另外,基督教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传入我国。在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时,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物是以创立“拜上帝教”来吸引教徒,并以此来扩充革命力量的。但是,基督教在广西的影响不如前面所说的这几个宗教广泛、深远。不过,人们还是可以在广西的一些客家地区看到有教堂的存在,因此属于基督教的耶稣和圣母等西方的神灵,也有人信奉和崇拜。
关于那卜客家戏和客家人说的祖公屋跟伯公屋一样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