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知乎、微博、论坛三个哪个好微博上看到的《好多毛毛》的故事后续知乎上怎么找不到呢用来营销,知乎,微博,百度贴吧三个哪个好每个平台都有其优点,也有期缺点,准确的说,是知乎、维基百科、论坛、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的很多内容客观存在这些问题,而不是说平台本身就具有这些问题,当然知乎也存在一个不足之处,笔者将在后边具体阐释,这里不作赘述。
1、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是众人一起进行编辑,而知乎是众人一起回答问题,回答可以是有不同立场,多维度的,维基百科的指向性明显就是对词条进行下定义。词条被限定在一个学科范围内,只能解释“是什么”,对“为什么”和“怎么办”无能为力。
2、论坛:论坛的模式是主题—回复,适合讨论宽泛的话题,每一个回复不是都能回答道点子上,而是在讨论中逐渐得出结果。优质论坛仅为少数,即使是好贴也存在有效信息不集中的问题,比如内容被大量刷屏和吵架所冲淡,广告营销气息浓厚,帖子质量良莠不齐。
3、微博:对于知识的获取与分享,微博可以迅速地病毒式传播,由于大量转发,导致内容重复率高,造成较多的信息垃圾。而知乎更多的是就某一个问题,回答者通过不断的优化,获得近乎完美的答案。微博网民易情绪化,更常见的是微博的营销化。
4、微信:微信是以社交关系为中心,本身是沟通平台,它不会负责筛选好的内容给你,而是确保任何信息都会传递给你。订阅好的知识分享,就目前而言只是一个依附于社交的功能,而且还一直被压制,订阅号被折叠起来以后,信息被看到的几率降低,自然被分享的几率也降低。存在着信息传播范围有限,信息来源不明、真伪难辨,信息缺乏评论进化机制等问题。
再反观知乎,从设立和前期运行上,它似乎尽量避开以上几个平台的几个雷区。首先,知友来源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乏业务精专、匠心独具的牛人,这样确保了信息来源的多维;其次,从知友的大量回复来看,形成了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很多人都会在回复中引用出处或者举证,也经常有发图片表格论证的,即使是将故事,也多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保证了信息内容的客观;再次,知乎的氛围不像其他平台那样浮躁、轻佻,反而更多地是走“慢下来,往细说,朝深去”的路数。最后,所有网友,不论是否是知乎注册用户,都能看到所有的问题和评论,注册后不分级别,都能参与知乎的提问与回复,都能点赞和反对,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
总结:微博是获取消息的有力平台,知乎是专业问答平台,论坛侧重交互性。
微博上看到的《好多毛毛》的故事后续知乎上怎么找的原因:《好多毛毛》故事在豆瓣更新,并不在知乎。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
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时尚、文化领域最具创造力的人群,已成为综合性、全品类、在诸多领域具有关键影响力的知识分享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建立起了以社区驱动的内容变现商业模式。
知乎,2017年11月8日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2019年10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知乎排名第138位。6月6日原有的“知识市场”业务升级为“知乎大学”。7月,知乎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接近3亿美元。2019年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轮融资,总额4.34亿美元。
截至2020年12月,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4400万条,总回答数超过2.4亿条。在付费内容领域,知乎月活跃付费用户数已超过250万,总内容数超过300万,年访问人次超过30亿。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疯狂的转载头条号一下子签约了知乎300个的大V,并且给出了比普通白领还要高的薪酬,但要求是不能再知乎上再发内容。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热议,纷纷表示头条号的高举很是霸气,也表示知乎的担忧。
但针对此事可以看出,自媒体的发展是越发的火热,对于大咖在自媒体平台上也是极度缺乏的,但是头条号和知乎、微博等这些新媒体平台到底是怎样的规则?头条号与知乎的优劣势应该清楚的分析?对于新媒体的定位以及内容的发展是怎样呢?这些其实更值得我们思考?
头条号
一、对于整个新媒体平台来说,“原创、独特”的优质内容没有像现在这样稀缺过,自媒体内容的价值也从未像今天被放大过,而高价值的东西必然是受到市场的追捧的。所以,今天的内容创作已经全面进入自媒体内容变现的周期中。
早年间,很多自媒体创作者在知乎上发布内容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只是纯粹的在知乎专栏发布自已的稿件,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已的文字,关注自已。当然了,最后你的粉丝上百万也是很有可能成为知乎的签约作者。但是在2015年头条号伤热上线,自媒体内容变现形式迅速席卷了新媒体行业,头条号能在2年内活跃度一致超越了知乎。商业竞争是残酷的,知乎必须务实的去考虑“如何帮助内容创作者们更好的变现”。
二、就流量来说,知乎站内流量的来源大部分源于用户对现有站内内容的反复消费,而真正来自新话题内容带动的流量,可能占比的并不是很多。但是知乎之前的沉淀,哪怕知乎现在啥也不做,仅凭搜索引擎的流量也可以存活1-2年。
而现在碎片化阅读更大受欢迎,微博之后,头条号上线了“微头条”的功能,想要成为第二个微博。目前的头条号和微博都是自带大量的流量,微博上的明星,新闻效应已经是一大体量了,而头条号上每日的新内容,各个领域的分级也是流量在疯狂的上涨。
今日头条
三、在进一步看头条号的悟空问答和知乎的问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知乎其实最早就是基于读者构建起来的问答与专栏,而头条的悟空问答是基于流量的逻辑建立的,二者相比起来,如果说头条问答能成为一个庞大的内容素材库来承接头条自已庞大的流量,这个逻辑我是认可的。但如果是说头条问答能够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足以替代知乎的问答社区,我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我看起来,头条做问答,等同于当年百度做“贴吧”和“知道”,本质仍然是一个流量生意价值最大化的逻辑。而知乎的本质,则是一个社区,它承载了用户的访问使用习惯和大量行为,从而拥有更深厚的独立价值。
其实,总体来说,微博、朋友圈是要告诉大家“我在干什么、我关心什么、我在想什么……”,微博的slogan现在还是“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儿”。知乎想法强调“我在想什么”,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就此进行讨论。而头条号的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发现,而头条号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头条号的商业模式也更胜前面二者,让读者和内容创作者在这个平台上都有好处才能同时留住二者。所在在未来新媒体平台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相信掌握好内容和读者将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