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指数 > 文章页面

嵊州算命最准的人,余姚地方戏曲是什么(嵊州哪里看越剧最好)

戏曲 姚剧 浙江省余姚市地方传统戏剧

本文目录

余姚地方戏曲是什么请你通过各种方式再介绍一种地方戏曲

明代著名戏曲家叶宪祖、在戏曲评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吕天成等,均出生在余姚;戏曲“四大声腔”,余姚占了一腔,谓“余姚腔”;又有地方戏曲灯班、花鼓戏,有鹦歌戏、姚滩、姚剧,还有越剧、绍剧、京剧、高腔、调腔等外来戏班盛行,尤其是越、绍剧扎根开花。凡此种种,余姚真可谓戏曲之乡。古时姚城戏曲活动频繁,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可以看到,各种戏曲较集中于三、四、九月。俗语:“锣鼓响、脚底痒”,只要脚头勤,一年到头可看戏。

正月“灯头戏”。据《余姚县志》载:“正月十三至十八为灯节,邑庙演戏,城乡大姓宗祠复设影堂,张灯设供,罗列珍玩,杂奏音乐,游人澈夜”。余姚灯头会起于南宋,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大红绸缎绷在木框上,绣上四时名花;二是“玻璃彩灯”,请画师在四角玻璃灯上描出各种戏文人物,张挂于宗祠大门及各室。朱、邵大姓宗祠还请城区四郊的堕民唱班坐唱戏文,有高腔、调腔、绍兴戏,有的请大班子演戏,此曰“灯头戏”。

越剧电影 何文秀 上海点映,越来越多传统艺术走进电影院

三月“庙会戏”。“三月十二至二十日,礼拜之会,分为数十社,每社数十百人,鸣金曳帜而唱佛号”。庙会迎巡东岳神,各神庙演戏敬神,曰:“庙会戏”,亦叫“礼拜戏”。迎神赛会中的高抬阁、高跷、报马,都是扮饰戏文人物的活动。

四月“甲戏”。县志载:“四月分南北两城赛神,尽一月而罢”。当时城区分设十八甲,或每甲、或五甲联合,商号、富户出资演戏,要演一个月,曰“甲戏”。四月正值农忙,民谚曰“城里锣鼓敲穿,农民背脊朝天”。

“牛太平戏”。四月二十左右,有人发起在关帝庙做戏谢牛,曰“牛太平戏”。向富巷一带农民兜钱,每头耕牛三角五角不等,作请戏班费用。

“神庙戏”。一般按各庙菩萨生辰日期,或前后演戏。五月十三至十八,叫关帝殿庙会,演戏敬神。有一年,曾有京剧名角“两盏灯”主演《贵妃醉酒》。

“龙戏”。抗旱迎龙王神,演戏谢龙曰“龙戏”或叫“龙王戏”。

中元节演《目莲戏》,也叫“昏戏”。《目莲戏》是一种很古老的戏,余姚流传的是绍兴《目莲戏》,仅是浙东的一个支脉。从七夕开始一直演到十五日为止。主要搬演《目莲救母》。据明刊本《目莲救母》戏文中,还有跳和合、跳钟馗、跳虎、舞鹤、哑背疯、跳八戒、白猿开路等民间歌舞小戏曲。余姚《目莲戏》从天傍黑开始,演到无常骂狗,东方发白,戏演一整夜,内容也是以《目莲救母》为“轴”心,插入科浑杂戏,比如结合傅湘做寿,敷衍“十不许”、“戏中串戏”、“哑背疯”等歌舞科浑节目;围绕刘氏焚庙、插入“叠罗汉”、“耍刀”、“窜刀”等杂耍表演;赵氏寻死,就出女吊;刘氏病亡,就跳无常等等。有一年,南门头做昏戏,演《三上吊》,扮演吊死鬼的演员,跃上快马,飞跑到白山头乱葬坟滩去扮脸,扮好鬼脸飞奔回舞台,后面紧跟十几个手拿铛叉的汉子追赶,这叫“抢脸”。舞台上大开绿灯,判官高举招魂牌,小鬼手执铛叉“啷啷”作响。阴森森毛骨悚然,小孩禁看。

“太平戏”。有时人家失火,要演戏敬火神,俗称“火烧戏”。由绍兴大班或调腔班演《水擒庞德》。又每当夏秋季节,“瘟疫流行”,要演戏请神。均统称为“太平戏”。

八月十八大潮汛,牌轩下快船埠头,演过调腔《五毒鎚》,在河边搭戏台,台的一半在河面上,一半在岸上,这叫“河台”。

九月十二日,南北两城秋赛,迎城隍神。距今约八十年前,郑巷有个叫徐乾麟的,在上海开模范工厂,人称“海派”,出资大修城隍庙,竣工后,请来宁波京班筱毛豹主演全部《狸猫换太子》,曰“开光戏”。每年九月十二庙会,演庙会戏,绍兴大班演过《战荥阳》。

十月廿二日,绪山庙庙会,调腔班演过全部《封神榜》。

“堂戏”。冬至前后,城乡祠庙鼓乐演戏,名曰“堂戏”,亦称“冬至戏”。有一年保庆庙,由调腔班演出《西厢记》。

“愿戏”。民间俗语“穷算命,富烧香”,比如家里人生病,到“五圣殿”(班竹园后面,即第一公墓下去)求神许愿,病愈敬戏一台,曰“愿戏”。

其他还有青苗期间演“青苗戏”、封山、判山等,演“禁山戏”、“判山戏”等等,名目繁多。

古时演出舞台有两种:一是祠庙里的古式戏台;一是临时搭的草台。城隍庙里有座古式戏台,庙宇坐北朝南,从南进大门,就是戏台,台北是天井,两边是宽阔的长廊,廊上面是“看楼”,设妇女专座,天井北面是供奉神像的大殿,台口朝大殿。戏台有两排各四根大圆柱或石柱为骨架(四根在前台,四根在后台),骨架上有横梁,上面是拱形戏台顶,画龙雕凤,极为讲究。戏台三面凌空,观众从三面都可看戏。

余姚城区的演出点,据不完全调查,有以下多处:西石山路、关帝庙(第一山)、接官亭(龙泉寺口)、牌轩下、恩荣祠(机关幼儿园旧址)、虞宦街口、邬家道地、邵家花园、邵氏宗祠、候青门、火车站处、南门头、保庆庙、四庆堂(巍星菜场对面)、石巍桥、徐氏宗祠、白山庙等等。当时郊区有俗语:“火烧城里市(指夜里灯头戏),晒煞石巍桥(演戏天旱)、淹死四庆堂(演戏天多雨)。”

来姚演戏的戏班数绍剧最多,在上述地点经常演出,绍兴大班全盛时期,共有十多个舞台,最有名的是五行舞台,集中各行当名角,以后分为同春、新民、同兴、易风四团。一批名优的拿手戏,成了余姚戏迷的闲谈佳话。如二花脸汪筱奎主演《打太庙》、《打半山》、有名的“三步满台转”;老生吴昌顺的拿手戏《宝莲灯》;老生陆长胜、筱昌顺合演的《渔樵会》、《香罗带》;老生陈鹤皋主演《龙虎斗》、《双贵图》;王桂发主演《罗成叫关》;大倌花旦筱玲珑主演《龙凤锁》;人称廿七老外的胡廿七主演《松鹰图》、《双玉壶》;筱凤彩主演《挂玉带》等。

旧时大戏班演戏,每晚正戏开演前有个“老规矩”。先“闹头场”,闹场前后把绣有“××舞台”的绣花桌围围在“半仙桌”边,并从台里端到台口正中、闹完头场,把半桌放回原处。即放在披有“椅帔”的两把太师椅之间,接着细吹细打“闹二场”。“头场敲来闹,二场敲过调”。老规矩先调“三跳”,“三跳”均戴面具,不唱光舞,一是“跳财神”,大锣大鼓声中,财神端着长方形漆盘,内装一只大金元宝,舞很风趣,大元宝向观众一亮,即藏怀里,舞毕把盘放在半桌上。二是跳“天官赐福”,在小锣小钹声中,“跳白面”的“天官”手执朝笏,稍舞片刻,从宽袍大袖中取出一个绣花绸缎卷轴(宽约尺许,长约二三尺,内绣吉祥词语),用手一抖向观众亮出“国泰民安”,再一抖亮出“风调雨顺”,再一抖“大家发财”等,舞毕,将卷轴压在半桌上的元宝盘下。三是“跳魁星”,用长号配大锣大鼓,魁星手执一支笔和“魁星斗”舞跳,俗称“魁星点状元”。“三跳”时,当地请戏班的“头儿”已在盘中放好“红纸包”,跳毕,班头连盘端入后台,大家均分。然后正戏开始。戏终,有头披红纱而不蒙面的生旦从上下场门出来,向观众拜揖,送观众散场。

以上琐谈难免挂一漏万,并存在错误,望热心人士指正。(严志钧邹松寿)

姚剧,原名“余姚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慈溪、上虞、绍兴各县市。1950年后定名为姚剧。

姚剧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马灯”、“旱船”、“采茶篮”、“崔冬冬”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余姚一带,姚剧又被称作“灯戏”、“灯班”。

清乾隆年间,余姚的灯班开始从业余发展到专业,从生旦“对子戏”发展到“四花四旦”的“八勿折”,演出地域也从余姚本地扩大到杭嘉湖地区。民国初年,姚剧已进入上海演出。进入上海后的姚剧受苏滩、申曲、常锡滩簧等兄弟剧种的影响,演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水平也有所提高。因用余姚地方方言演唱,故时称“余姚滩簧”。

姚剧剧目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为主,其题材尤以爱情婚姻为多。其剧目主要有传统小戏《王妈妈》、《卖花线》、《打窗楼》等七十二出,另有现代戏《半夜鸡叫》、《强盗与尼姑》等。

姚剧的表演朴实、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江南农村特色。特别是在演唱上,念白用余姚方言,通俗淳朴,表演粗犷,唱腔优美淳厚,节奏明快,往往一二句唱词顺口而歌,犹如鸟语,故在绍兴一带姚剧又称为“鹦鹉戏”、“鹦鹉班”。

姚剧的音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基本调,常用的有“平四”和“紧板”两种。另一类为小调,它们多为当地民歌及江南俗曲。

余姚姚剧团1985年创作演出的姚剧《强盗与尼姑》参加第二届浙江省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导演一等奖,优秀演出奖。1991年10月,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鲁迅诞辰110周年,文化部特邀该剧团晋京演出,誉为“小剧团演活了辛亥革命大题材”。在全国打响的《强盗与尼姑》,奠定了姚剧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1991年,在扬州举行的全国戏曲现代观摩演出中,我省惟一入选剧目——大型现代喜剧《传孙楼》获优秀编剧等5项奖。余姚姚剧团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后,姚剧又排出了像《女儿大了,桃花开了》等新戏,依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锡剧

锡剧(Xī Jù)

锡剧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之后,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磨豆腐》、《拔兰花》、《庵堂相会》,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连环》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现江、浙、沪、皖共有锡剧团32个。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锡剧

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在太平天

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锡文剧”

,解放后才改成“常锡剧”,简称为“锡剧”。

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

是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锡剧的乐队原来只有

一把二胡,现在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参加伴奏。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

著名剧目有传统戏《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孟丽

君》、《珍珠塔》、《双珠凤》和现代戏《红花曲》《海岛女民兵》等。

当代锡剧有很多著名演员如姚澄、王影影、梅兰珍、王兰英、汪韵芝、王

汉清、杨企雯、吴雅童、薛静珍等。

无锡是锡剧的诞生地。清道光年间锡剧就流行于无锡农村,民国初年进入城市。锡剧初名滩簧,发源于无锡羊尖、严家桥一带农村,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早期曾用采茶灯、花鼓戏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称作“花鼓滩簧”。解放后,经锡剧艺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艺工作者的帮助,锡剧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和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之一。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无锡滩簧原称“无锡东乡调”或“东乡小曲”。无锡县东北乡羊尖镇严家桥一带,擅唱山歌,“东乡调”本来是农民自唱自乐的山歌、小调,从太湖沿岸传播开来,受到说唱文学形式的影响,尤其是无锡县农村中特有的民间舞蹈“调采茶”的影响,初具了“滩簧戏”的雏形。它与吴歌有着血缘关系。当年,叶圣陶先生在北京看了锡剧演出,赞美锡剧是“太湖红梅”。

锡剧的特点是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既是地方戏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农民戏曲、农民文艺。

无锡滩簧是从山歌小调发展而来,其特点:一是锡剧保留着唱山歌的本色,至今锡剧的演唱办法,都是用本嗓演唱的,不同于有些地方戏用真假嗓结合的。二是锡剧乐曲的结构,是起调、清板、落调,只在起调和落调时用音乐伴奏,中间全是清唱,不用胡琴托腔,唱句字多腔少,仅在开端和结尾时腔稍多,基本上是叙事山歌的曲体。三是唱词都是口语化、通俗化的群众语言,有的则是山歌和民谣的汇合。它起源于山歌,在流传中又受到“弹词”、“宣卷”、“说因果”等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锡剧。

锡剧历史

锡剧的形式和发展,在滩簧阶段,一般都有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即为: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时期。

“对子戏”:演出形式比较简单,凡由二人一对,一男一女同场演唱的称“单对子戏”;由二男一组、二女一组同场演唱的称“双对子戏”,进而又有一出戏独立演出的“散对子戏”和合数出为一本连贯性演出的“本头对子戏”。初时,不设台,不化妆,在田头或是打谷场上演唱,后来才用四张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门板、寿材板之类拼搭成戏台,搭后台化妆,略施脂粉,那时,女角都是男扮的,穿临时借来的新郎新娘衣服。初时不用道具,男旦用手帕,小生用折扇比划各种动作。演唱时,旦角先出场,唱四句头“开篇”,唱时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换位走向另一台角,这种变换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照顾到多方面的观众,至今还保存在传统表演程式中。“对子戏”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故亦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中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演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是无锡滩簧的原始形式。

“同场戏”:到了清代末叶,由于“对子戏”发展,内容增多,事件复杂,没有三、四、五个演员同时出场,就无法处理和突破,于是,“同场戏”就开始产生。在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小同场”和“大同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叫“小同场”。随着出场的演员增多,戏的场次也增多了,剧中的环境、地点、时间转换上的限制也消除了。到了清末民初,进入了后一阶段叫“大同场”,即多数演员同时登台,甚至增加到十多个演员演出。“小同场”是在农村演出时的产物,“大同场”则是进入城市以后的产物。进入城市后,演的戏大多采用宣卷(宝卷)上的故事,对弹词故事的吸收也很明显,一方面,城市里的剧种交流方便,易于接受其他文艺、电影、话剧、曲艺的影响,使滩簧小戏的形式获得壮大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演出内容上,“对子戏”时期的剧目逐渐消失,农民开始退出舞台,最后完全让位给公子、小姐、太太了。城市反过来影响农村,这是锡剧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二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京、簧合班”,即是滩簧班子和京剧演员的合作。出于锡剧艺人的需求,一些从衰落的京剧班子出来的演员,自然地转向锡剧班里当起了业务指导,1927前后,已形成风气,如《秦香莲》中,陈世美唱京腔,秦香莲唱簧调;《玉堂春》中,王金龙“嫖院”时唱“簧调”,苏三“起解”时唱京腔,这称做“雨夹雪”。三十年代初,宜兴人何志尚,曾在京剧草台班中点燃汽油灯,做了二十年,天天看京戏,记住了大量的京剧,后来参加到李庭秀的李家班里当“大衣箱”(管理服装的),把《换刀杀妻》、《狸猫换太子》、《胡奎卖人头》等京戏带进了锡剧,还首排了《樊梨花》、《封神榜》、《孟丽君》等大型连台本戏。京剧老生黄翠芳,改唱锡剧后,一直从事锡剧工作,解放后成为无锡市锡剧团的锡剧老生。

“无锡滩簧”何时形成,据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履园丛话》中记载,这时的滩簧已以“新奇”替代“老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南文联举办艺人集训班,锡剧老艺人周友良说他的父亲在十来岁时(指道光十年左右),在无锡农村已看到过滩簧戏。早前,唱滩簧的大都是农村里的竹匠、木匠、瓦匠、缝衣匠等,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演唱,他们都是唱山歌的能手,“调采茶”的能手,村中每逢春节和“待秋斋”(庆丰收的活动),都会邀请他们演唱。嗣后,就有了季节性的班子,旺季聚班,淡季散班以及长年不散的四季班,出现了半职业化和职业化的班社。

“滩簧”名称的说法,《清稗类抄》称:“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由此可见,“滩”就是“说”的意思,“簧”应是“唱”的意思,“滩簧”实为指“说唱”而言。

“无锡文戏”的诞生,跨进了锡剧的文戏时期,是又一个重要转折。1935年,江苏严禁滩簧。伪江苏省第一区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下令无锡县党部严加取缔“淫剧”。9月27日,无锡第一台、中东、中央、耀记等戏院在报上联合刊登宣言,责难当局对滩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对不起无锡社会的”,同时,各戏院联名向伪省党部、伪省教育厅具呈宣称:“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员来无锡调查处理”。10月5日,伪省党部派委员潘国俊前来调查观看,无锡第一台在《人报》、《锡报》上刊登广告,使用“无锡文戏”名称“公演《克宝桥》”。潘委员观后表示“甚为满意”,并称“无锡文戏在艺术上、社教上评价都是极高的”“(滩簧)假使都能这样,是绝无疑异的”,对递送的一份《无锡文戏改进意见书》表示同意。

当即成立了“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聘请当时在无锡社桥“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担任戏剧教授的谷剑尘为委员(谷教授为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应云卫等在上海组织成立“戏剧协社”,还和沈雁冰、郑振铎等成立了“民众戏剧社”,影响很大)。“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在谷剑尘的主持下,讨论了“无锡文戏实行彻底改革的方案”,发出了“征集各界对无锡文戏批评改进之意见”,作出了“训练滩簧演员的办法”,规划了“定期出版研究专刊”`等等措施,使“无锡滩簧”进入了“文戏时期”,也为锡剧开创了新局面。随后,苏州成立了“苏锡文戏改进会”,上海成立了“常锡文戏改进会”,江阴成立了办事机构。后来,文戏渐衰,锡剧又归纳为“锡帮”(含江阴、苏州、常熟),“常帮”(含宜兴),乃有“常锡剧”之名称。

锡剧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据1961年10月江苏省地方戏剧院编印的《锡剧老艺人座谈会》、《锡剧传统剧目工作座谈会》等有关资料统计,锡剧传统剧目约计有277个。

一、对子戏时期约有60出,是锡剧在滩簧小戏时期的剧目,其中,有一些“卖”字戏,如:《卖馄饨》、《卖桃子》、《卖汤团》、《卖花带》、《卖草囤》等,有的自苏滩中吸收改编的。有一些“摘”字戏,如《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等,有一些“借”字戏,如《借汗巾》、《借披风》、《借黄糠》等,这些剧目,大都以农村民间日常生活中男女相爱悦的故事为题材,属农村小戏。这类戏里涉及男女私情,往往占了很大比重。据女花旦储素珍称:有的戏早就受到老一辈艺人的抵制,露演不久即告辍演,如“母女偷情《摘菜心》,父子同科《陆卖饼》”,只听到说法,内容已不详,有的则仅存剧名,剧情也难以查考了。也有一些剧目看艺人功力的,如《盘陀山烧香》,烧香路上,一咱遇到三百六十行,便要唱出各行各业的特色,如算命、相面、卖拳头、剃头等,并要运用各地方言演唱。

二、大、小同场戏时期约有102出,是锡剧在滩簧戏后期的剧目。其中,“记”字戏特多,如《牙痕记》、《烧骨记》、《咬舌记》、《灰阑记》、《蓝衫记》、《金环记》、《鲫鱼记》、《红鞋记》等,这类剧目的题材,已从农村现实生活开始转向古代生活,人物显著增加,情节更见复杂,大都系从宝卷中吸收而来,在内容上亦已出现了凶杀、淫秽、迷信等不健康成分,后来在滩簧班子里已很少演出。

三、京、簧合班时期的剧目约计34个。京剧艺人的介入,带来了一批京剧剧目,锡剧以吸收文戏为主,多从才子佳人及公案戏入手。这类剧目,有《吕布与貂蝉》、《宝莲灯》、《红鬃烈马》、《武松杀嫂》、《薛刚闹花灯》、《金玉奴》、《斩经堂》等,大都是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产物。全剧演出时依然充满锡剧的语言特色和乡土气息。例如:《昭君出塞》、《陈杏元和番》(即《二度梅》)、《隋炀帝看琼花》等,更以穿插苏南民间舞蹈“调采茶”、花灯、花鼓、小曲为主。另有一些剧目,如《梁祝》、《碧玉簪》等,受越剧影响而移植。

四、连台本戏,约计29个,每个10-20本不等。如《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包公案》、《七侠五义》、《血滴子》等,演出侧重点已转移到机关布景及灯彩上,故通常又称“彩头戏”。这类戏中常会出现“空中飞人”、“池女出浴”、“骷髅跳舞”等场面,以新奇取胜。甚至猪八戒与蜘蛛精在盘丝洞中、纣王与妲妃在鹿台之上,边饮酒取乐,边观赏“西洋舞”。其内容均以神怪、荒诞故事居多。但是,其中有一些“征番戏”,它与沦陷时期群众的心态有关,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抗战呼声。

五、弹词戏,约计39个剧目,这些弹词故事都是民间最熟悉的佚事、传说和传奇,演出效果较好。如《珍珠塔》、《双珠凤》、《玉晴蜓》、《白蛇传》、《孟丽君》、《孟姜女》、《何文秀》、《杨乃武与小白菜》、《描金凤》等,由于弹词的章体与说表、道白、唱词和戏曲较为靠近,不必大动故事结构便能搬上舞台,为同场戏吸收。

六、时装戏,有7个剧目。如《啼笑因缘》、《秋海棠》、《枪毙阎瑞生》、《黄慧如与陆根荣》、《苦命的女单帮》等,都是根据电影、小说改编而成,有的来自沪剧,俗称“西装旗袍戏”,有的来自滑稽戏和通俗话剧。

七、乡土戏,有6个剧目。如《卜灵望》、《陈阿尖》、《一条黄瓜三扁担》、《显应桥》等,根据地方实事和民间传说编写,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锡剧唱腔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老年代步车 不受管控好开心 没那么简单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